冷链物流领域的物流金融模式分析及风险管理

2020-12-03 1203

我国正处于经济换挡期、结构调整期和改革开放攻坚期“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冷链物流市场正从基础物流服务模式向物流增值服务模式转变。越来越多的冷链物流领头企业正打算尝试并且超越这个阶段,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的整合,向着综合性冷链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方向发展。这几年冷链物流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市场前景广阔,物流金融需求旺盛。


1.目前的冷链物流金融现状分析

1、规章制度的基本完善。
目前,冷链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的制度环境越来越完善,法律的支持和政策的允许也促使冷链物流业务的迅速开展,国家法律政策的认可和支持使其体系构建不断发展和完善。
 
2、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基本完成。
我国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冷链物流体系已初步成型,并日益成熟和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已悄然形成。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在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化方面已初步完成了基础业务系统的建设。
 
3、业务需求潜力大。

我国生鲜产品不仅产量巨大,而且人均消费量每年也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因此,在此基础上,我国生鲜产品产量仍保持快速增加的态势。


综上,我国冷链物流产业市场前景光明,在冷链金融业务的开展方面拥有良好的基础,潜在的发展市场不容小觑。


2.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一、物流金融传统业务模式 
物流金融主要运作模式为资产流通模式、资本流通模式、综合运作模式,主要产品有信用证担保、仓单质押、买方信贷、授信融资、反向担保、保兑仓等多种产品和金融机构合作模式。金融机构对冷链物流企业的融资主要表现在信用贷款、仓单质押、贴现、融资租赁、有价证券的交易和担保业务中。

二、针对冷链物流金融的创新业务模式
1、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模式。对于冷链供应链物流企业来说,其产品对低温环境要求较高。与普通物流企业相比,冷链物流企业的建设成本更大,需要更高的运营成本。所以,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多种抵押担保方式,积极支持优质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

2、基于冷链物流行业协会参与下的物流金融模式。中小企业冷链物流金融的风险在于其业务基础是分散的个人信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协会将分散的会员以组织的形式动态地联系在一起,规范化管理。在“团购模式”的形势下,将分散的个人信誉转化为集体信用,并设立担保基金,可以集中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担保授信额度。

3、基于冷链物流供应链金融模式
(1)供应链金融的贴现模式。作为供应链环节的关键,核心企业在与上下游企业的经济谈判中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中小型冷链物流企业可通过与核心企业业务往来将其提供的商业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并将其产品作为质押交移到银行指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2)供应链金融的保兑仓模式。中小冷链物流企业向银行申请采购融资,由银行向核心企业支付集中采购贷款。核心企业将货物作为质押送交银行指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仓储并监管。中小冷链物流企业在规定日期内根据提货向银行分期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而银行根据收到的还款额指示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向中小冷链物流企业发货。

4、基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物流金融模式。 
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作为中介服务商,为供应链中各方提供货物加工、运输、仓储、配送的服务,拥有大量稳定的客户群体,同时可以深入供应链的每一环节,能够替代核心企业成为银行对冷链供应链的控制节点。该模式为银行对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由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对和其长期合作的中小冷链物流企业提供快捷灵活的融资服务,并对其融资进行担保,其以客户质押的货物作为反担保。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直接监管质押贷款业务,商业银行不参与该质押贷款的资质审核。


3.冷链物流金融服务风险分析


1、法律环境风险。由于冷链金融业务牵扯到各方主体,质押物在流动时容易产生所有权纠纷,而且我国冷链物流金融尚且处在发展的阶段,缺乏可以依据的指导性法律文件。

2、信用风险。中小型冷链物流企业有可能会在质押过程中使用不合法的产品或质量比较差的产品代替优质产品;而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赢得金融机构的资金,从而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金风险。

4、质押物风险。质押物的风险来源,一种是质押物的特殊性,冷链物流企业的质押物都是生鲜产品,不易储存;二是监管机构即第三方冷链物流机构保管不善。

5、技术风险。在冷链物流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持,信息网络技术落后,价值评估体系不完善,造成质押物数量和质量不匹配。



4.冷链物流金融风险应对策略


1、加强信息化管理。冷链物流金融服务开展后,需要对客户价值识别、个性化服务需求等有较高的要求,这些变化迫使银行金融机构收集和掌握大量信息来保证决策的可信度。因此,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系统来有效地保证服务质量和效率是必不可少的。

2、拓展冷链物流金融融资渠道。银行可以通过资产重组、资产并购、IPO等方式扩大其市场规模。通过建立风险损失补偿基金和对资金的整合,冷链物流金融运营商可以对中小冷链物流业务中发生的风险承担赔偿责任。

3、完善政策法律法规。由于冷链物流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参与冷链物流金融的各方主体会变得越来越多,当事人的利益诉求也会变得复杂多样,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理清相关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4、加强人才培养。影响冷链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人才的培养,只有不断地吸引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从整体上规范和创新冷链物流金融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