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支持下,中国在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各地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上到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武汉、重庆、长沙,下至二三线城市无锡、沧州、衡阳,甚至五线城市阳泉,都参与到了这场“角逐”中。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先后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无人驾驶技术进步和商业化落地。自2020年2月以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国家部委联合下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加速了自动驾驶的发展之路。
8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六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
当发展智能汽车产业已被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的背景下,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引导和推动当地的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尤其是今年以来,一些城市都加快了相关政策的出台和产业商业化的落地。
图片来源:Waymo
一场原本在企业之间的角逐之战,开始扩散到以城市为中心。
北京最全
打造“智慧地铁”“智慧公交”“智慧停车”“智慧道路”
2022年5月7日,北京市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明确将加快交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升交通智慧化水平,打造“智慧地铁”“智慧公交”“智慧停车”“智慧道路”示范工程,到2025年智慧道路总里程超过300公里。
同时,推进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的落地实施。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动传统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网联化改造,构建车路一体的新型交通设施,在保证安全前提下,稳妥有序扩大自动驾驶试点范围,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
2天之后,亦庄经济开发区出现了北京市第一批无人驾驶公交。百度、轻舟智航、商汤科技的8辆智能网联客运巴士成为第一批测试牌照的持有者。此前的3月底,还颁布了一系列细则填补了监管空白,为智能网联客运巴士新场景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4月28日,《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发布,在国内首开乘用车无人化运营试点。相比此前“自动驾驶出租车”在主驾驶位上配备安全员,试点开放副驾驶有安全员的无人化载人。百度、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得先行区无人化示范应用道路测试通知书的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全国1/3的自动驾驶企业落户在北京。作为国内较早开展自动驾驶测试的城市,北京目前出台的自动驾驶测试法规最为全面。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上海最早
错位互补的四大自动驾驶测试区
在众多城市中,上海是最早颁布政策文件的城市,是先对自动驾驶汽车开设了国家级产业示范群,也是国内最早开放测试道路,并发放测试牌照的城市。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上海打造了错位互补的四大自动驾驶测试区:嘉定区打造“L3+高度自动驾驶创新示范区”;临港新片区打造“未来交通新模式创新示范区”;奉贤区打造“全出行链智能驾驶创新示范区”;浦东新区打造“融合交通基础设施创新示范区”。
2022年1月17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消息,2022年上海将从4个方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一是聚焦传统车企、新势力、科技公司,发挥整车“大终端”“大平台”的引领作用;二是推动“三智”终端突破(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支持重点攻关环境感知、决策算法、控制执行、车载交互终端、高精度地图、路侧设备、信息安全等。三是加快商业化落地应用,在特定试点区域内,开展智能公交、无人环卫、无人配送等新业态探索;四是推动政策、标准、品牌等协同发展,制定《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支持浦东无安全员驾驶立法。
随后2月15日,上海施行《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管理办法》,提到上海将优先支持在物流配送、短途接驳、智能公交、养护作业等应用领域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培育智能交通领域新业态。同样在2月,上海发布了2022年度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创新试点项目入选名单,覆盖了智能出租、智慧车列、智能零售、智能配送、智能清扫等场景。
《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上海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要实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广州最前沿
多领域先后开启无人驾驶的商业化探索
作为国内首批开展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工作的城市之一,广州是全国自动驾驶封闭测试成本最低的城市,也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区一级先行示范区的城市。
图片来源:出行放大镜
4月24日,小马智行宣布中标广州市南沙区2022年出租车运力指标,这是国内首个颁发给自动驾驶企业的出租车经营许可。从5月起,小马智行将在南沙全域8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开启收费运营,并随着业务逐步扩大服务至广州市其他地区。
4月30日,广州市首批自动驾驶便民线正式开放载客测试。首批自动驾驶便民线分别在黄埔区生物岛和海珠区琶洲数字经济区,提供服务的广州巴士集团微循环自动驾驶巴士为自动驾驶L4级别,车上配备一名安全员,可搭载6名乘客。同期,宇通环卫正式向文远知行WeRide交付50台纯电动自动驾驶洗扫车。这款由宇通和文远知行共同打造的中国首款前装量产全无人驾驶环卫车(Robosweeper),5月起将在广州南沙区全区域开展公开道路测试。
可以看出,广州近期在公共巴士、出租车、清扫车先后开启了无人驾驶的商业化探索。事实上在自动驾驶领域,广州已拿下多项“全国第一”,包括:第一个批准5G远程驾驶测试的城市、第一个认可其他地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许可的城市、第一个发放载客测试牌照的城市、第一个批量开展Robotaxi技术验证的城市、第一个在中心城区主干道开展道路测试的城市等等。
深圳最开放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形成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坐拥华为、比亚迪两大ICT巨头与新能源汽车冠军,还有元戎启行等自动驾驶领域的科创新星,自然也不甘落伍。
深圳从2018年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联席小组,推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相关工作。目睹北上广各种争第一后,深圳今年放出大招,率先吃螃蟹出台地方法规允许L3级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并对L3-L5级自动驾驶的权责等行业前沿问题进行界定,在自动驾驶立法上走在其他城市前面。
4月20日,由30辆自动驾驶车辆组成的元戎启行L4级自动驾驶前装方案车队落地深圳,将陆续投入到深圳的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中。此前的2月底,元戎启行的2辆自动驾驶轻卡参与了深圳福田区的抗疫物资运输。同样在2月,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正式落地深圳南山区。
目前深圳已打造了全球首个5G+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港口。南山、福田、坪山等区域,纷纷开展了自动驾驶小车、小巴、配送小车等试点工作,应用场景丰富。据天眼查数据,截至2月,国内共有超5800家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自动驾驶相关企业,有超过1100家分布在深圳,其中接近6成成立于5年以内,深圳市正逐渐形成一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全面覆盖全栈式解决方案、操作系统、智能座舱、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三电系统、车规级芯片、驾驶安全领域。
几个一线城市几年下来你追我赶,从经济发展角度、资源丰富程度、对人才的吸引力方面都颇具各自的优势,一时之间也是很难被超越。但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这条赛道上,北上广深也正面临二三线城市的挑战,其中莫过于湖南长沙的势头最为强劲。
2019年,百度Robotaxi商业化试运营落地的首个城市,不是北上广深,而是长沙。从2016年起,长沙市就以“路”为切入点,以车路协同、以路促车的原则,开始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环境的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从2016年开始建设,2018年投入使用。
目前,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内,涵盖228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水平全国领先,示范区的多样测试能力也远非一般城市可比。
去年1月,长沙获批筹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中心(湖南)。这是继国家级测试区和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后,长沙再次入选“国家队”。长沙也成为国内首个拥有三块国家级牌照的城市,覆盖自动驾驶的检测、应用和认证三个环节。
武汉和重庆也不容小觑,在国内率先启动全无人的商业化示范运营服务,并向百度Apollo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发放全国首批无人化示范运营资格,允许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在社会道路上开展商业化服务,非常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
宜宾作为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举办城市,期间也用4辆19座的“无人驾驶”公交车及2台轿车为公众提供智慧出行服务。这些自动驾驶车辆通过联通人工智能、5G网络、车联网、云控平台、高精地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智慧接驳。
可以说就算没有一线城市的强大经济优势,也没有造车企业、自动驾驶科创企业等资源优势,但并不妨碍这些城市在自动驾驶赛道上的“野心”。
图片来源:出行放大镜
“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慧交通”,背后是万亿甚至十万亿级的新兴产业,对于城市的核心吸引力是其背后巨大的想象空间、产业规模和经济驱动力。
从地方政府的立场出发,在国家鼓励的大方向,打造城市标签,拉动当地经济,带动税收和就业,是非常现实的需求。智能交通同时属于“新基建”和“新能源”范畴,非常切合这一需求。在当今的环境下,很难再找到这样一个既被鼓励,又有庞大产业链,还有巨大爆发潜力的领域。
政府希望能够集聚创新科技企业,优化现有产业结构,例如汽车工业为主的城市希望能够在汽车新四化方面拔得头筹,北上广一线城市则希望保持更强的创新能力,强化数字化能力。
因而地方政府纷纷拿出优厚政策、真金白银,招商引资、修路盖厂、测试运营。但同时也要意识到,有实力、有技术的城市是少数,尽管有些城市在自动驾驶方面虽然起了大早,但在自动驾驶示范区的建设上仍存在后劲不足的问题,大多城市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规划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自动驾驶的落地是一场缓慢无声的持久战,企业和城市都在和时间赛跑,谁能最终胜出还未知。但可以确定的是,需要政府、企业的联手孕育,才能让自动驾驶跑出试点示范区、迎来更大的规模落地。
资料来源:第一电动汽车网、出行放大镜、新智驾、深途、环球时报
❖ END ❖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