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另一个深圳!”
地域文化色彩浓烈、夜夜笙歌的长沙,借着经济发展浪潮,成为了全国焦点。
从“三步一店”的茶颜悦色到“排队800桌”的超级文和友;
从全国第一档真人选秀节目“超级女生”到全国第一档亲子户外出游节目“爸爸去哪儿”;
从首个登上国内综艺的说唱团体“C-BLOCK”到引爆全网的派出所纪实类网络节目“守护解放西”。
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长沙都彰显着浓烈的“湘江特色”。
长沙,这座看似休闲而快乐的城市,到底如何成为“下一个深圳”呢?
1
长沙因何而红?
(1)不只网红
2001年,长沙市经济总量仅为728亿元,仅为同期上海的八分之一。
2018年,长沙市经济总量一跃至11003.4亿元——
这17年之间的增幅,高达惊人的1411%。
17年间经济总量超10倍的大跨越,上升幅度全国第一。
这也让长沙经济总量从全国排名第28位跃升到第14位。
“网红”长沙经济发展的背后,并非依靠资本助推的“高杠杆型行业”,而是来自扎实的政策执行与高精尖的产业发展。
与众多一线城市不同,长沙所取得的经济成绩几乎不依靠房地产行业。
面对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长沙手腕向来强硬。
2018年,湖南日报曾连续推出5篇促进长沙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晨风”系列评论文章。长沙市旋即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全面打响“反炒房”攻坚战,坚决落实“房住不炒”的定位。
长沙市中心房价至今在一万至两万间浮动,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房价增长速度,使得长沙成为了中国的“房价洼地”。
这夸张的经济数字增长的背后,长沙到底靠什么撑起了发展?
(2)多行业红火
长沙的文化属性,尤为吸引人。
中部崛起战略启动三年之后的2008年,湖南文化产业找到了发展核心——
长沙。
三一重工的稳定,成为了经济发展重要动力制造业的关键角色。
橘子洲头的烟火,点燃了旅游业与会展业的发展火花。
湖南卫视的爆火,引领了广电、出版、报业、娱乐四个互相影响的新兴产业。
逃离高房价的长沙年轻人,拉动了城市核心的快速发展。
如今五一广场与黄兴广场构成的城市消费中心,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北极星。
聚集无数人流量的广场,1公里布下3个地铁站口已经不足以表达这里的人潮汹涌。
众多企业以此为品牌试金石才是对这个商圈的最高认可——
从喜茶奈雪的茶为首的茶饮品牌,再到虎头局等休闲食品品牌...
毫不夸张地说,这里聚集了中国最新最潮的新兴品牌,是城市最璀璨的夜明珠。
而这夜明珠背后,是长沙众多行业红火的缩影。
(3)休闲氛围红
当“超级女声”火遍全中国,高峰2.8亿人同时注目这档综艺节目。
湖南卫视一举奠定了长沙市“娱乐发动机”的地位,同时孵化新公司天娱传媒。
当“文和友”冠以“超级”之名,踏入深圳寸金之地。
长沙所代表的休闲氛围,悄悄进入了更多人的心中。
火爆的休闲行业,与旅游业形成了完美互补。
“网红”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长沙的大街小巷。
每当你以为这已经是长沙所收获的关注巅峰之时——
这只是长沙掀起的另一波浪潮。
如今长沙所代表娱乐氛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远不是一个综艺节目能简单概括的了。
长沙辉煌的发展战绩之下,是长沙人民懂得奋斗、懂得享乐的生活态度。
不被房价主宰,不被工作挑选,不被生活压迫。
这是长沙年轻人的幸运之处。
众多新兴产业与品牌在长沙诞生,其发展动力正是来源于「有钱有闲爱分享」的长沙年轻人。
2
是否盛极必衰?
(1)新长沙
国家未来发展,看都市圈发展。
从“长三角”到“珠三角”已经证明了都市圈蕴含的经济爆发力。
下一个国家级都市圈,很可能是“长株潭都市圈”。
长株潭都市圈,不仅是长江中游城市群——
国家点名“长三角”,长株潭都市圈恰好处于核心位置,同时也是整个中部地区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
2015年,国务院批复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四大超级城市群之一。
长江中游地理位置关键,长株潭城市群未来发展空间已经被国家盖章认定。
当然,国家政策并非幻想。
“长三角”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中部城市均有“经济发动机”的地区兴起——长沙的湘江新区、郑州的郑东新区、武汉的东湖新区等等。而中部城市群的崛起,则脱离不开2005年的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
其中长沙湘江新区坐拥高端制造资源与系列“三创”资源(创新、创意、创业),这也是国家对于湘江新区的定位——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创新创意产业聚集区。
当城市群各自展现出发展潜力时,国家会为城市群彻底打开想象的空间,为各类资源注入减少阻力,促成新一股不容忽视的发展力量。
(2)新长沙人
根据2022年上半年统计,我国新增人口523.24万,小于死亡人口531.36万。
我国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受到经济与疫情影响,人口拐点将比我们预想中来得更早。
这不仅意味着我国人口红利见顶,也意味着未来人口流向将更加直接地决定经济流向——
尤其是能显著提升生产力的中高端知识群体。
对于这类群体,城市的人才争夺战早已打响。
放宽落户、各类补贴、优惠贷款...
而长沙,已经在人才流向上占据了先机。
截至2021年,长沙人才总量从2017年的110万增长到了280万,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第3,高精尖人才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例达95%。
长沙中高端人才的持续流入,直接赋予了长沙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快速发展的能力。
人才带来生产力,而人口带来需求。
2021年,长沙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千万大关。
房价低、生活滋润等一系列美好景象也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进一步放大长沙的城市虹吸效应,为长沙的人才增长再添一把火。
在长沙规划中显示,2035年全市人口将达1550万人左右,长沙市也将跻身国家中心城市行列。
(3)新长沙业态
未来经济,将是知识经济。
知识与科技浓度越高的行业,越具备发展潜能。
十数年来,长沙培植了四大超千亿的产业集群——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制造业巨头;
比亚迪、菲亚特为代表的汽车业巨头;
远大住建为代表的材料业巨头;
湖南中烟、旺旺为代表的食品业巨头。
在机械制造产业集群的带动下,2017年长沙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四位,站在了全国第一梯队之中,仅次于广州、武汉、成都。
与此同时,新兴产业也正在长沙散发光芒。
3D打印正成为长沙产业发展中的“新名片”,产业增速均超过50%。
剧本杀等休闲娱乐行业也在长沙成为新消费鱼类方式。
新业态迅猛发展,新人才丝滑融入,新城市平地而起——
在业态稳固的基础上,长沙不断吸引着品牌与资本的目光。
阿迪达斯将长沙列为大中华关键城市,无印良品在长沙开设最大面积实体店,沃尔玛在长沙设立区域总部...
集合众人之力,长沙这把经济之火,越烧越高。
三千年悠久历史,孕育长沙独特文化。
十数年迅猛发展,培养长沙光明未来。
在经济增长矛盾愈发明显的当下,我们值得庆幸,长沙的经济增长势头并非诞生于资本浪潮,而是来自政府、人民十数年来苦心经营的良好环境。
长沙不仅是一颗经济上的璀璨明珠,更是众多城市未来发展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