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角兽”到百亿募资!124.8亿创科创板年度IPO最高纪录,“国产替代”赛道潜力无限

2022-08-17 587

科创板年度IPO最高纪录


对于国内医疗领域,联影医疗的成功上市,算得上是2022年行业内的一件大事。8月12日,国产医学影像龙头联影医疗(688271.SH)公布了科创板上市的网上中签结果,中签号码共有3万个,每个中签号码只能认购500股联影医疗A股股票。联影医疗此次融资金额高达124.8亿元,创下2022年科创板IPO最高融资纪录。百亿募资,近千亿市值,这家国产医学影像“独角兽”从融资至上市,一直备受关注。


如今国内医疗器械赛道逐渐兴起,联影医疗也迎着政策的“东风”成功上市,在前有外资“GPS三巨头”拦路的竞争格局下,联影医疗能否后来者巨上,打破行业外资垄断,这家“独角兽”何以撑起千亿市值?



从“独角兽”到百亿募资,千亿市值


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1全球独角兽榜》中,联影医疗以市值320亿元人民币位列第110位,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匹“独角兽”中最大的黑马杀出重围,不仅成功上市,退出独角兽榜之列,还撑起千亿市值,募资百亿,创年度IPO最高融资纪录。


联影医疗成立于2011年,主营业务是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在业界,其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向海外三巨头GE医疗、飞利浦医疗和西门子医疗(GPS)发起挑战的国产医学影像设备厂家。


在发展之初它强大的股东背景和优秀的核心团队便引发关注,目前公司近三分之二的高管来自曾垄断高端医疗设备行业的外资三巨头GPS,这些资深业内人士带着技术来到联影,其销售路径从高等级医院开始切入,在仅成立的三年后即收获近10亿订单,全线产品在全国装机数百台,目前已经覆盖近900家三甲医院。


图|和讯网


联影成立之初的定位就是,产品必须全线覆盖,必须自主可控,每个产品必须有自己的亮点。从最初成立时就确定了全线铺开的路线,5条产品线同时进行,由于这样的产品线前期投资巨大,直到2020年才开始实现盈利。目前,公司累计推出80余款产品,其中包括3个行业首款和13个国产首款。这匹独角兽榜单中的“黑马“企业逐渐走出了自己的独特道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产品研发是公司的核心,目前,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为39.19%,公司1982人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超过500人具备海外教育背景或工作经历。凭借杰出的研发团队,公司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超过1700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超过1200项,海外发明专利超过400项,其研发团队实力的不容小觑叠加赛道前景无限。


图|位于上海嘉定的联影总部展厅 图片来源:搜狐网


然而对于联影医疗上市之事,也一度遭到了不少质疑,这家近三分之一利润来自政府补贴的“独角兽”,吃着政策的红利,吹着资本的“东风”,其自身实力是否真的有千亿市值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医疗健康赛道酝酿万亿规模“蓝海”市场


联影医疗近千亿量级的估值背后是上市前多家资本的青睐,从其惊人的团队实力也不难看出为何能后来者居上,撑得起百亿募资,而另一方面医疗健康赛道已逐渐发展成潜力最大的“未来产业”,酝酿万亿规模的“蓝海”市场。


投资界大佬们亦纷纷转舵抢先入局健康产业,更有直言:“中国未来的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领域”。


图片来源:凤凰网


以万泰生物为例,主要从事生物诊断试剂与疫苗研发及生产的上市公司,最近一年市值稳步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40%,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检测试剂需求的增加,对其业务增长长期利好。因此,疫情为一些行业带来了冲击,亦为一些行业带来了机遇。


图|贝多财经


另一家健康医疗赛道中的龙头企业药明康德,在《2021胡润中国500强》榜单中,药明康德以3850亿元人民币排名第23位,药明康德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的企业,自上市至今4年,累计涨幅超过8倍,远远超过同时期指数的涨跌幅。


今年三月份发布的《2022胡润全球医疗健康企业家榜》,中国以39位成为“全球医疗健康企业家的中心”,其次是美国16位,瑞士15位。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以及中国国内的健康医疗设备需求的增加,整个大健康产业呈现在镁光灯之下。


大健康行业的发展与国民消费观念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疫情的影响,人们对于健康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据资料显示,在我国14亿庞大人口下,有3亿多老年人和5亿慢性病患者,且数目呈现倍增趋势,健康问题是人人都关注的问题,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互联网+直销大健康的新的模式正在形成,大健康产业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投资者相信国产替代赛道未来潜力无限


从“独角兽”到百亿募资,高端产品,国货替代,联影医疗也由此被资本界期待成为“国货之光”。在我国仍有不少行业的发展被外资行业巨头所垄断,受限于人。想要打破垄断,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而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相信在技术创新赋能下,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加强,在未来国产替代赛道将潜力无限。


自中美贸易战后各种被卡脖子的事例,让国产替代和自主研发的声音响彻云霄。当美国的制裁袭来,技术攻坚被掣肘,求生时间被压缩,国产替代之路再次陷入焦灼。国产替代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至90年代探索国产操作系统、到国内主动发起“去IOE”,都见证了国产替代的脚步。


近年来,我国芯片行业飞速发展,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芯片板块的持续增长其核心逻辑正是国产替代。我国对芯片的需求庞大,但在中高端芯片领域,依赖进口的情况非常严重,2020年集成电路进出口量逆差2837亿块,进出口金额逆差2334.4亿美元。在面对庞大需求量的同时,却受制于人,这也导致近几年来国产替代芯片快速发展,并成为极具潜力的龙头赛道。


关于行业面临“国产替代”的趋势也在近期的众多券商研报中被频繁提出。在美国总统拜登近期的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中,该法案提出将提供约527亿美元的资金补贴美国半导体产业,但同时该法案还将限制中国等其他国家的芯片制造业的发展,综合来看,“国产替代”迫在眉睫。


然而国产替代是技术集成度最高的行业,这需要长周期和高投入。正如联影医疗全线铺开产品的路线,虽然在成立之初因全线产品开发,专家人才团队的投入不小,但此次IPO也给更多企业以启示,自主创新与产品正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从国产操作系统、到“去IOE",再到贸易战后的国产替代,政策已经从“是否替代”的犹豫,达成了“独立自主”的共识。而这也使得国产替代真正迎来了东风。如今,国产替代正在从简单替代转向自我创新,而这一个个里程碑,不仅让中国取得了话语权,更有助于为行业树立新的秩序与规范。


资料来源:胡润研究院、贝壳社、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