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经济发展极不寻常,海内外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同比增长2.5%。3月以来,本土疫情涉及全国多数省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疫情严重,对中国经济复苏造成较大冲击。国际上,俄乌冲突推高全球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对物流、供应链等造成冲击,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的2.5%,是在多重压力下取得的增长。
如果从当前国内宏观经济的角度去看,宏观经济疏通比投入可能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中国第一季度的经济指标出来以后,伴随着疫情和当前世界经济整体下行的态势,市场偏悲观的情绪比较多,对前景不太明朗的情绪相对较重。
其实这种情绪和状态,和整个大背景和大环境有特别重要的关系。因为中国的宏观经济和国际的宏观经济形势是不可脱离的,而且它的渗入性和交织性是非常明显的。目前国际环境的主要特点集中在三个方面,就是竞争大于合作、失衡大于均衡、分化大于分歧。这里面矛盾越来越多,毕竟在全球化有机的配合和有效的组合之后,现在在利益分配和利益获取上,可能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
同时,全球“滞胀”风险显著增大,国际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加速分化。全球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美国、英国今年分别已加息3、4次,欧央行也明确释放加息信号。另一方面,国内疫情防控难度加大,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强,3月以来疫情在吉林、广东、上海、北京等多地散发,波及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疫情管控措施不断出台、升级。本轮疫情持续时间长、影响大,对经济供需两端造成较大冲击,尤其是上海疫情给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带来冲击。目前疫情仍零星散发,管控措施还没有完全放松,其对经济恢复仍有一定制约。
和去年相比,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都非常大,除了医疗、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外,其他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比如今年上海的疫情,对很多行业直接团灭,各个行业受到的冲击少则10%-30%,更困难的比如电影行业、会展业、境外旅游几乎整个行业消失了,酒店业、线下培训业的营业收入更是下降80%,航空、零售、餐饮等下行了60%。
但看中国经济数据,先要看发展大局和态势。上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1.3%等,一串串数据,不仅代表发展现状不错,更呈现出结构趋优、动力十足的好势头。
同时,虽然3月4月主要经济指标下滑明显,但1月2月整体好于预期、5月6月逐步企稳回升,上半年经济增长画出“V”字轨迹,带来信心和希望。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不断显现,经济恢复发展未来可期。不过,在反弹的同时,同时也要知道我们处于什么样的背景,才能知道得之不易。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面对异常复杂困难局面,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疫情反弹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生产需求边际改善,市场价格基本平稳,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进入6月,中国经济复苏的脚步越来越快,那些一度遭受疫情冲击的地区也正在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在上海,部分商城恢复营业后,一些店铺的门口很快排起了长龙。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直接提振了国内需求。多地陆续发放消费券,进一步拉动了消费。大江南北,大街小巷的烟火气又旺了起来。同时,工信部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各地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前提下,努力扩大消费,各大旅游平台上,机票、酒店的搜索量暴涨,带动暑期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2022年消费开局虽然良好,但3月以来,全国多地疫情反复,尤其是深圳、上海、北京等多个消费中心城市暴发较大规模疫情,多地疫情防控措施升级,对消费造成严重冲击。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下降1.5%,当月增速已连续三个月为负,4、5两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与2020年同期相当,远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疫情多地散发对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服务消费造成较大冲击。1-5月餐饮收入累计同比下降8.5%,为2021年以来最大降幅。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越来越多人走出家门,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大宗消费增长明显,全国热门商圈人气回升,正重新汇聚消费活力。
5月以来随着疫情好转,政府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扩大投资、助推消费、稳定外资外贸等政策,经济活动开始触底企稳。5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汽车消费降幅显著收窄,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出口增速大幅回升。但疫情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变化、成本高企、效益不佳等因素依然影响市场主体预期和信心,内需恢复仍然需要一个过程。
投资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6.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最快,上半年增速超过1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甚至超过20%。在今年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我国制造业呈现出积极变化,无论是高科技集聚的东部省份,还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都在以数字化为抓手,打造更“新”更“强”的制造业。我们有理由相信,消费、投资等仍然会成为中国经济稳定、抗击各种风险挑战的坚实支撑。
以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的长三角地区来说,6月份恢复非常明显,上海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已经明显回升,特别是上海的进出口增长恢复态势很好,长三角地区对于整个经济正常运转的支撑作用会越来越明显。上海在全国汽车产业链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逐步恢复,6月份汽车行业的恢复态势特别明显,6月份汽车行业增加值超过10%。汽车逐步恢复正常,对整个经济的支撑作用也会进一步发挥。
今年以来,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从中央到地方,重大工程不断落地,“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正加快推进。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在世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的背景下,我国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增长13.2%。应该看到,疫情的冲击影响都是短期的、外在的,不会改变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大的趋势。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显效,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我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加快恢复,部分受疫情冲击较大地区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
从协调发展来看,中西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增长、工业生产、投资都快于东部的增长,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同时从城乡来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比上年继续缩小。从民生角度来看,国内民生投入在持续加大,特别是社会领域,像卫生、教育领域的投资都保持了较快增长,面对疫情冲击,对于低收入群体转移支付、补贴在持续增加,这都有利于保障民生稳定。
以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力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截至今年6月底,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中国经济的前景好不好,外资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今年前5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无论是增资还是全新布局,都是外商用实际行动为中国经济投下的信任票,透露出他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的坚定信心。
对上半年经济数据的讨论,最终指向的都是同一个问题:下半年怎么办?我们不仅要正视困难,也需要增强信心。下半年中国经济还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的风险。国际上来说,当前全球面临高通胀压力,6月份,美国通胀率达到9.1%,欧元区达到8.6%,主要国家通胀率都达到8%至9%左右,如果反通胀压力加大,全球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衰退,因此通胀和反通胀的力度对中国下半年经济影响较大。斯里兰卡经济危机、全球粮食和能源危机、俄乌冲突等也会给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带来不确定性风险。
内部来说,整个中国经济在企稳回升,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内生动力还不强。因此,要着力做好三件大事:第一,稳住就业。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到六月份回落至5.5%。这来之不易,但就业的结构性问题不可忽视。下半年要下大气力来解决年轻人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青年群体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普遍面临摩擦性失业困境,同时受疫情影响,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年轻人求职渠道在疫情条件下也受到了阻碍。加之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又创历史新高,加剧了青年人就业压力。
第二,稳住物价。当下美国通货膨胀率达到40年来最高点,欧洲多国面临30年甚至40年以来最高点。全世界多数国家现在都处在高通货膨胀当中,国际上大宗商品的价格也都处于历史高位,这会给我们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物价事关千家万户,因此下半年我们要把物价稳住,把物价上涨率严格控制在年初预期的目标之内,在这方面我们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展现了产业韧性和市场潜力,中国稳住物价也为更好稳住经济大盘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中国物价能够保持温和增长,这是宏观经济治理难得的绩效。中国稳物价的成绩来之不易,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基础能源的保供稳价;二是对粮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的重点保障。
最后,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活力。稳住经济大盘,核心就是要使市场主体充满活力。我国已有1.6亿市场主体,这些市场主体有了活力,就业问题就能够较好地解决,经济就能够较快较好回升,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就不会变。
面对重重困难,我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这充分说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是我们应有的信心和底气。当然,在坚定信心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正如付凌晖所说,从下半年情况看,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推进稳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效应不断显现,我国经济有望继续回升保持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