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yout基金开始热闹了

2024-05-30 282

拭目以待。


这是一道崭新风景。


投资界获悉,本周,总部位于瑞典的私募投资机构EQT宣布,已完成最新一只基金的募集,总规模达16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专注亚洲市场的控制权收购机会,即Buyout Fund.


无独有偶,本月凯雷、银湖资本都宣布完成募集最新的大并购基金,无一不打破过往募资记录……放眼望去,似乎海外PE巨头都在瞄准Buyout机会。


PE排队募Buyout基金



先从最新一幕说起。


瑞典私募股权公司EQT宣布,完成一只专注于亚洲的中型市场成长基金 ——“MMG基金(BPEA EQT Mid-Market Growth Partnership),该基金最终承诺总额达到16亿美元,比最初7.5亿美元目标规模的两倍还多。


起源于欧洲最著名的家族之一瓦伦堡家族,EQT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94年。当时,该家族旗下的核心投资平台Investor AB(银瑞达)出资成立了EQT。2022年,EQT以 68亿欧元收购霸菱亚洲投资基金,自此走出泛亚洲投资市场布局的重要一步。如今EQT 的总资产管理规模已经高达2420亿欧元,约合1.9万亿元人民币。


官网介绍,这次MMG基金正是EQT亚洲私募大型股收购战略的延伸,也是少数专注于中型市场控制权收购的规模化泛亚投资战略之一。也就是说,这是一只专注于亚洲市场Buyout机会的基金。


具体来看,该基金以技术、服务、医疗保健和技术服务行业为中心,战略投资于亚洲各地的高增长中型企业。


这并非个例。前不久,凯雷也宣布完成凯雷日本第五期基金的募集。相较于上一期基金,本期基金规模高出近70%,达到4300亿日元,约合28亿美元。据Preqin数据,这只基金也是目前专门针对日本市场收购策略最大规模的基金。


而在本月初,银湖资本官宣旗下第七只旗舰基金Silver Lake Partners VII完成2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80亿元)募集。毫不例外,新基金将放弃少数股权投资,专注于大型Buyouts,其中逻辑正如银湖资本联席CEO Greg Mondre所说的那样——“当赌注越大时,回报就会越高。”


若将时间线拉得更长一些,今年初,来自英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Cinven募集了一只145亿美元的并购基金;法国老牌并购集团PAI Partners的新基金去年底募到了71亿欧元;中东知名投资机构Investcorp,也计划成立首只20亿~40亿的人民币基金,用于并购中国企业……


不约而同地,PE们将目光瞄准Buyout。


中国Buyout还有多远?



这样的一幕,会在大洋彼岸的国内市场出现吗?


晨壹投资分享一则观察:早在2010年前后,效仿海外并购策略的本土并购基金开始逐渐出现,探索本土交易机会。当国内标的价格处于低点,关于“国内Buyout的春天来了”的论调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关注Buyout交易机会。如今已经形成一批与海外并购基金策略相似的本土实践者,并且在一级市场也培育出了不少细分行业龙头,


但另一方面,这类并购基金主要以美元投资美元一级退出的形式,较少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清科研究中心此前指出,相比于美国,中国本土Buyout基金数量和规模还远远不够。时至今日,国内Buyout成功案例依然并不多见。


虽然今年国内已经诞生了多笔轰动的并购案,但梳理下来看,大多是在企业之间完成,真正由机构主导的并购交易少之又少,国内Buyout至今尚未迎来爆发时刻。


究其原因,与海外同行相比,中国同行们在Buyout上的经验较少。发展Buyout的土壤,依旧任重道远。


其中,人才是重中之重。正如信宸资本管理合伙人信跃升曾分析,“如果说VC更多依赖敏锐的眼光,并购交易则是依赖于技术,需要进行深度参与投后管理,成为战略投资人。”他认为,并购基金可以通过优化公司管理团队和治理结构、为被投企业进行赋能,从而使标的企业资产升值。投资团队后续对项目的管理,对回报倍数有着决定性影响。


也就是说,在一场Buyout交易中,具备投后整合能力的职业合伙人不可或缺,他们既要深谙公司治理,也要有丰富的产业基础和资源。因此,不少寻求交易机会的机构,第一步便是先从招人开始。


今年3月,原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正式加盟晨壹基金,和创始人刘晓丹共同担任管理合伙人,聚焦并购投资新未来。从CFO,做到CEO,再到投资人,相比于VC,反而做并购更能发挥张勇的资源和经验优势。


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一幕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