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地区在新兴经济体中的表现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过去的10年中经济增长强劲。中国与东盟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双方已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企业“出海”东盟成为重要趋势。本期栏目将对东盟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及产业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投资逻辑提供最新解读。
第一,东盟各经济体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蛋糕还在越做越大;第二,他们的中产阶级还在不断地崛起,城市化还在加速,所以这部分的消费还在扩张;第三,制造业还在升级;第四,外商投资还在增长,与全球的关系还在紧密融合。所以东盟相关投资机会是一个全局性的、大beta的机会。
李沐阳(基金经理):首先,东南亚其实不小,面积和人口都相当于中国的一半。经济角度看,东盟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2022年东南亚GDP大概是3.7万亿美元(数据来源:世界银行),而中国22年的GDP体量大概是18万亿美金(数据来源:中国人民政府官网),相当于中国的五分之一。整体而言,第三产业是东盟主要的产业,占到了GDP比重的50.5%(数据来源:香港贸易发展局经贸研究),紧接着是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从地缘上定义东南亚总共有11个国家,但是东盟只有10个国家,里面少了一个东帝汶,其中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总共5个国家占到了东南亚GDP的86%,可以说是东南亚经济中主要的经济体。经济增速整体来看比较快,22年越南、马来西亚增速能够超过8%,整个东盟能达到5.7%(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历史上看从2013-2022年这十年来说GDP增长率也有3.6%(数据来源:best data analytics、东盟经贸)。人均GDP差距就比较大了,从人均小几千美元到人均八万美金都有,平均5000美金左右(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比如新加坡就是妥妥的发达国家,但有些国家不到中国GDP的三分之一。进出口方面,2022年度出口居首的是东盟内部,占到23%,接下来就是中国、美国各占15%,接着是欧盟和日本。进口方面,中国内地是东盟主要的供应来源,占到总进口的22%,接着是东盟本身、日本、美国、欧盟。(数据来源:ASEAN Secretariat)主持人:由于东盟经济体包含的国家较多,但不同经济体有各自的特点,特别是其中几个较为重要的新兴经济体热度较高。请对几个重点国家如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的经济总量与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李俊(分析师):首先看越南。总量来说,越南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越南在1986年之前增长波动较大,自1986年启动革新开放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1986年至2022年间,越南实际GDP年均增速达到了6.5%,人均GDP水平也保持稳步提升,2022年越南人均GDP来到4164美元,是东南亚经济中的后起之秀。外资和外贸是越南经济快速增长的双引擎。一方面,革新开发后,越南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逐步形成以外资为主导的投资模式。越南FDI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20%以上,远高于发达经济体的7%和东南亚经济体的18%。另一方面,对出口依赖度也越来越高,出口占GDP的比重超过100%,不过越南也较为依赖进口,总的来说在产业链中更多扮演加工与组装角色。结构来说,革新开放之前,越南以农业为主,此后第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并驾齐驱,占经济的份额基本在40%左右。越南制造业目前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从产业链情况来看,目前与中国更多可以理解为互补的关系,还有大量产品依赖从中国进口。再说印度尼西亚。总量来说,印度尼西亚是典型的内需型经济体。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第一大经济体,经济规模显著高于东南亚其他经济体,2022年GDP总量达到1.3万亿美元。1997年之前高速发展,1966-1997期间,平均GDP增速达到了6.5%;97年之后有所下滑,目前也保持5%左右的常态的增长。印度尼西亚人口接近3亿,也是东南亚最多的,是仅次于中国、印度与美国的第四人口大国。与外向型东南亚国家不同的是,印度尼西亚对外资和外贸依赖度都相对较低,消费一直是印度尼西亚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印度尼西亚消费的动力来自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崛起的中产阶级,印度尼西亚中产贡献了全国近一半的消费(2016年)。另外,印度尼西亚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印度尼西亚的镍和锡的储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与第二,金、铝土矿和铜等金属储量也均在全球前十。印度尼西亚锡和铁合金的出口份额均为世界第一,同时也是煤炭的第二大出口国。印度尼西亚的资源优势也使得大宗商品市场经常上演“印度尼西亚因素”。结构来看,在2000年之前,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此后,经济重心呈现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2013年之后,第三产业占据了更多的份额。印度尼西亚制造业的下滑,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断了其高速增长.全球竞争格局加剧,以及其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有关。不过,政府陆续提出了产业政策推动制造业发展,在食品饮料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产业、纺织产业和化工产业等方面,或相对有积极的发展表现。李沐阳(基金经理):泰国2022年GDP为4953亿美元,同比增长2.6%,人口7170万,人均GDP 6909美元(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泰国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出口占GDP约65.8%,其中出口较大的目的地是美国、中国、日本,出口规模最大的行业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电气产品、机械设备。从经济结构来看,泰国的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比例的56.2%(数据来源:工银亚洲)。近年泰国政府持续强调知识经济与科技创新,2017年泰国宣布经济转型4.0战略计划,投资数万亿泰铢建设东部经济走廊发展计划,并针对重点制造业行业提供了关税减免、所得税优惠等政策。泰国的基础设施竞争力也是长期吸引外资投资的主要原因。马来西亚2022年GDP为4070亿美元,同比增长8.7%,疫情恢复以后实现了出口的强劲反弹。马来西亚人口是3294万,人均GDP有11993美金(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服务业是马来西亚经济的最大组成部分,占GDP的54%,其中贡献较大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金融等行业。制造业占马来西亚GDP的25%(数据来源:TRADING ECONOMICS),主要包含半导体、机械、化工等领域。同样是君主立宪制国家,马来西亚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的比较好,平均年龄是30岁(数据来源:马来西亚统计局),这个一定原因是他主要的信仰宗教是伊斯兰教。那泰国相对来说没有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走出来,马来西亚算是凭借着自己的丰富的矿产资源走出来了,并且开始吸引外资发展高科技。
“一带一路”倡议下,
主持人:从中国企业出海的视角来看产业,在近几年全球经济与产业链变化下,中国企业出海有哪些特点?同时在政策实施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的进展如何(特别是东盟地区)?李俊(分析师):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我国产业的供给优势明显,海外收入对企业盈利的支撑愈发显著。通过挖掘海外的“需求”,提供“中国制造”的高质量“供给”,也会给我国企业带来不少投资机会。整体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处于全球领先位置,2022年我国对外投资流量高达1600多亿美元,存量规模也高达2.8万亿美元。投向来看,流向东盟的对外投资规模强劲增长。这很大程度上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推动有较大的关系。从结构看,长期以来,企业“出海”的形式多样,商品服务的出口以及人员的外派已经持续多年,在全球产业链不断变迁的时代,技术、管理、资本和文化的出口也受到更多关注。2022年以来,我国海外并购规模回落,而海外绿地投资规模超过前者,并且在2023年进一步快速攀升。新一轮的企业“出海”或倾向于海外投资建厂,“产业输出”特征较为明显。整体看,我国绿地投资与东道国的产业需求、政策、生产要素成本密切相关。在原材料、半导体、电子消费品等领域,我国绿地投资的区域投向集中度较高。此外,产业链协同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海外供给优势。主持人:结合前面介绍的四个国家经济特征,再补充总结一下中国企业出海东盟几个主要国家的产业情况。中国企业出海是一个趋势,特别近年向东盟迁移,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模式是企业在海外建设新工厂,覆盖全部生产环节的产能转移。观察FDI(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四个国家的FDI和在目的地国的 FDI 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越南的加工制造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其贸易出口的重要领域:如电子制造业中“果链”企业、纺织服装业、机械设备等都是中国企业“出海”越南的重要产业。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典型的内需驱动经济增长的经济体,同时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中资企业重点布局的领域包括镍相关产业及汽车消费市场。马来西亚的劳动力成本相较其他几个东盟国家不具备优势,但作为海外华人的重要市场,吸引了诸多相关中国品牌在马来西亚投资建厂;产业方面半导体厂商布局力度也较大,中资企业也相对更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和电池相关产业。泰国的汽车产业非常值得关注,中国品牌在电动汽车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销售份额;同时泰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空调制造中心,也吸引了美的、海尔等企业在当地投资布局。以上可以看到,四个国家在各自的经济禀赋与产业特点下,制造业的产业出海也有各自特点,我们在投资上一方面可以关注当地相关产业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关注相关的出海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投资机遇。
东盟主要新兴经济体的
主持人:投资东盟也需要了解当地的金融政策。请进一步分析相关国家的货币与利率政策,从而对定价基准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资本投资。
李俊(分析师):东盟多数经济体采用浮动汇率制度。例如,越南从1999年开始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整体还是以盯住美元为特征,2016年之后再次进行汇率改革,实施中心汇率定价机制,每天公布参考汇率中间价。在1997年之前,印度尼西亚为了维持汇率稳定,一直实行爬行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但迫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汇率较大的贬值压力,印度尼西亚央行于1997年8月宣布实施浮动汇率制度。
主持人:这些东盟新兴经济体的权益市场情况是怎样的,近年来表现如何?
李沐阳(基金经理):就看2023年至今,马来西亚的吉隆坡综合指数2023年微跌一些,2024年(截止02/26)涨了6个点;胡志明指数之前相对弱势还在年线下面,但2024年(截止02/26)比较猛涨了快10个点;印度尼西亚综指创了新高,2023年收涨6个点,2024年(截止02/26)也微涨一些;泰国SET指数相对弱势。整体来说都在消化疫情结束后的涨幅。(数据来源:Wind)
如果从海外投资关注方向来说,一方面肯定是FDI,还有一部分是东盟相关经济体资本市场的外资流入情况。其实东南亚的市场规模不大,加起来20000多亿美金的规模,其中外资比例占到30%以上的规模(数据来源:东盟委员会,ASEANstats 数据库,东盟官网《2022年东盟投资报告》),所以分析外资很重要。外资里的机构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被动资金相当于3400亿美金左右,另一个是主动以MSCI新兴市场指数作为基准的资金有3500亿美金左右,这两个加起来7000亿美金,其中A股占比大概是25%。另外跟踪MSCI亚洲除日本外大概是6000亿美金,其中中国占到了30%。这两个加起来总计是13000亿美金,其中中国占到了3500亿美金。如果出现调整,其实新增的资金流入到东南亚是比较可观的。而且东南亚整体的规模比中国小,中国大概80万亿人民币的规模,东南亚只有20万亿。而且如果看整体外资机构的配置思路,就会发现它更多的是一个strategy层面的思维,还不是主动选股。
主持人:请总结一下整个东盟资本市场投资要点,2024年值得关注的点有哪些?
李沐阳(基金经理):首先东南亚的机会是一个大beta的机会,是历史的机遇。在之前路演的时候我提到过一个投资学上的案例,叫做“时光机投资”,就是尽管时光是不能够倒流的,但空间是可以变化的,不同国家和地域他的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利用不同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来进行投资。东盟这几个国家的特点是:第一,他们在一个高速发展期,蛋糕还在越做越大;第二,他们的中产阶级还在不断地崛起,城市化还在加速,这部分的消费还在扩张;第三,制造业还在升级;第四,外商投资还在增长,与全球的关系还在紧密融合。细分到前面讨论的四个国家,总结来说各自的发展特点如下:
(1)越南是中日韩过去50年发展的完美复刻,重点产业包括制造业和房地产在2024年都有机会。
(2)泰国一方面是旅游业在不断的发展,另一方面汽车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产业。泰国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近年中国汽车品牌纷纷寻找出海机遇,布局东南亚、欧洲市场,而泰国正是中国汽车品牌产能出海的首选基地。
(3)印度尼西亚主要关注其内需的增长。印尼有2.8万亿的人口,是世界第4大人口国。近几年中产阶级崛起收入提升,从无所消费到无不消费,其内需尤其是消费品大量增长,中国很多消费品的出海都会选择在印尼做一个本土化的调整。(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4)马来西亚则重点关注资源品的出口和半导体。马来西亚是全球第七大半导体出口国,在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占全球市场的13%。(数据来源: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