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富江:关于供应链金融底层理论的一点个人认识

2024-03-29 397

关于供应链金融底层理论方面的论述有很多,笔者试着从226号文的权威定义出发,尝试着从自身实践和感受中来理解一下供应链金融本源、本质、逻辑起点、底层逻辑。由于仅为自身的一点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同仁们指教。





一、从226号文对供应链金融内涵的再认识
首先,从权威定义以及全面性而言,国家八部委关于供应链金融的226号文是一份有关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纲领性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和发展供应链金融,以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升级和国家战略布局。


该文件明确了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和发展方向,即依托供应链运营开展金融服务,通过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构建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快速响应产业链上企业的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综合需求,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业链各方价值。


明确要加大对核心企业的支持力度,该文件强调了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的作用,要求加大对核心企业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信贷、债券等工具,支持核心企业提高融资能力和流动性管理水平。同时,对于国家战略及关键领域的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债券管理部门可建立绿色通道,及时响应融资需求。


同时,也强调了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重要性,文件指出了要防范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风险,严格防控虚假交易和重复融资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供应链融资要严格交易真实性审核,警惕虚增、虚构应收账款、存货及重复抵押质押行为。


着重强调了坚持市场主体的专业优势和市场定位,加强协同配合,促进市场公平有序和产业良性循环。


其次,从产品和业务上讲,供应链金融围绕供应链交易中所产生的订单、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存货的动态资产和交易资产进行金融方案设计。是供应链管理里对应资金流的重要环节,需要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以产业链为依托、以交易环节为重点、以资金调配管理为主线,以风险管理为保证,以实现协作共赢为目标,为整条供应链提供的金融解决方案。通常涉及融资、管理咨询、现金管理、结算支付、应收管理、资信调查、信用担保和贷款承诺等金融服务。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金融的基石,现代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基础,只有供应链运行的稳定高效才能带来供应链金融稳定和高效,做到规模与效益、风险和效率的均衡。


2、闭合式资金管理是其刚性要求,大数据、信息化、业务垂直化是供应链金融的关键。供应链金融通过对三流的控制,将资金注入供应链,并通过对融通后的资产所形成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进行监管和回收以达到对动态的过程风险控制的目的。


3、构建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是供应链金融实现的必要手段,供应链金融能够直接促进各交易主体商业信用的形成,进而促成高效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


4、服务实体、服务中小是其目标价值的重要体现,通过解决中小企业流动性较差资产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再次,从其追求的价值理念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植于产业,产生于供应链,源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要求,由产而融、产融结合。
2、依托金融,服务中小、服务实体;
3、以客户为中心,差异化的产品、差异化的服务;
4、合作共赢,一连一策、覆盖全链;
5、产业为基,科技驱动;


因此,现代供应链金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基础理念)+现代化的技术(大数据+风控)+闭合式的资金、业务运作(刚性要求)+构建供应链商业生态(必要保证)+服务实体、中小(目标对象)+盘活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目标手段)





二、供应链金融的本源、本质、逻辑起点、底层逻辑的一般认识
从上述基本认识出发,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供应链金融的本源、本质、逻辑起点、底层逻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链金融的本源
近几年国家各类金融类、产业类相关文件都开始强调金融回归本源的问题。笔者认为,本源就是初心、溯源的意思。作为供应链金融这一特殊类金融,其回归本源的核心就其要“依靠科技,用供应链管理的方式,服务产业”。


这样的供应链金融本源,其服务方式天然包含了融资和非融资两大类别。特别是相对传统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传统类金融信贷业务而言,类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也就更强调其“融入科技,深入产业,切入场景,做传统金融机构做不了的服务型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比如:依据数据和交易信用的订单类、正向类、存货类、动态折扣类、支付结算类、资信调查类、坏账担保类等,对供应链交易的个体乃至整体有降本增效作用的服务方式。因此,此类企业的人才架构必然是由一批懂产业、懂金融、懂科技、懂法律、懂财务、懂管理的人组合而成的团队,而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信贷金融团队。


2、供应链金融的本质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基于对供应链交易场景、结构特点、交易细节的把握,是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交易的信用、物的信用和数据的信用,用物的流通性、收入自偿性和资金的封闭性,通过对供应链中的营运资金在供应链中的流转与优化来实现交易主体乃至整体供应链运营水平的提升,本质是供应链管理的一种要求和分化。


供应链金融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商流、物流和资金流,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追求极致的四流合一),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的一种灵活多样的面向供应链所有成员企业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3、供应链金融的逻辑起点
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克服供应链运行过程中的两种情形:一是单个交易主体的非理性交易行为导致供应链运行的低效和无效的结果;二是各交易个体基于自身的理性行为,但同样导致了供应链整体运行的低效和无效的结果。


因此,这里的供应链金融逻辑起点指的就是为了从金融的角度来防止和干预这两种因个体理性和非理性的交易行为而导致的无效或低效的状态。


4、供应链金融的底层逻辑
由于对供应链金融有了上述整体认识,这里的供应链金融的底层逻辑就是从逻辑起点出发,利用科技、深入场景,用供应链管理的手段,通过对供应链交易中的四流信息的整合以及涉及到交易过程中的人财物的资源和信息的配置,从而进行的一种风险和收益上的有效配置。


对供应链金融企业而言,通过分配和实现这种风险与收益的资源有很强的金融属性,需要合规的机构和场所来进行这一信息和资源上的匹配,需要在具体的交易场景和交易结构中来进行设计和实现,需要对其服务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技术条件、产业周期进行充分的判断来实现,需要公司自身资源禀赋、股东背景、技术条件、组织能力、人才队伍予以保障。如果有“去核化”的要求,那也必须以畅通的物流和信息流、规范的基础设施和支付结算作为前提保障。





三、小结
总体来讲,对供应链金融底层理论的认识虽然有深有浅、千人千面,但核心来源必须诉诸于实践和问题解决意识,这也是理解和做好供应链金融的思想保障。好的供应链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企业运营必然是在其服务的生态中有着不可或缺的自身价值(资产、资金、技术、风险管理等),并通过全方位的环境和自身资源的分析和配置予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最终通过对基于交易产生的“订单、存货、应收、预付、票据”等资产或信息,通过管理和配置各类规范的金融产品/工具,进行全面的、全流程的一系列管理和运营予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