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不是新领域,不要再期待十倍二十倍股票行情”

2023-08-04 338

在双碳的大背景下,双碳投资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对于是否投资一个“双碳”领域的公司,核心的决策依据是什么?对于国内VC/PE而言,双碳投资理念到投资体系的如何完整搭建?在能源产业的本质属性从“资源”转向“制造”的当下,其中如何去寻找能够真正创造价值的科技型企业?


对于项目的筛选标准,同创伟业合伙人张鹏透露,公司内部主要有两条标准,在科技领域尤为通用,只有同时满足以下这两个条件才会考虑投资:


首先,我们要求公司具备高技术门槛,要么是解决卡脖子问题,要么是下一代创新性的技术,这都是相当高的技术门槛;其次,我们要求公司在所处行业具备隐形冠军地位,要么已经是前三名企业,或者未来能成长为行业的前三名或细分领域的前三名企业。


再石资本合伙人严冬雷则表示,进行投资时并不仅仅关注于产业链,而是在整个大新能源行业中必须具备技术的先进性。同时,在投资策略上倾向于投早投小投硬。


青域基金管理合伙人牟颖非常坚持沿着产业链进行投资,注重从零到一到十的阶段,关注技术成熟度、行业政策以及整个产业趋势的协同研判,并在合适的节点上找到产业链条上最早爆发的节点,进行卡位投资,并由这个节点衍生到上下游做部署。


青岛中科育成董事长、总经理陈静鹤认为,最核心的三个要素是:行业、企业和团队。也就是俗称的赛道,赛车和赛手。双碳行业作为超万亿级别的行业,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领域。而细分行业的布局也是万亿赛道之一,如储能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这些领域的下游市场,无论是从政策链还是刚需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潜力。


盈科资本合伙人曹吉提醒,新能源领域存在很多未知领域和值得开拓的机会。虽然论坛讨论的是投资人比较关注的领域,但实际上还有更多的未被发现的领域,包括一些老技术,可能在新的时代迎来新的应用场景。


2023年7月21日,由融中传媒、融中母基金研究院主办,融中财经、融中咨询协办的融中2023(第六届)有限合伙人峰会盛大举行。会上,以“新能源、新材料,ESG持续发展的价值挖掘”为题的双碳专场讨论环节,盈科资本合伙人曹吉为论坛主持,疆亘资本管理合伙人、宝利财富副总裁昂强,青岛中科育成董事长、总经理陈静鹤,青域基金管理合伙人牟颖,再石资本合伙人严冬雷,同创伟业合伙人张鹏参与讨论。


以下为“融中2023(第九届)中国产业投资峰会”中, 以“新能源、新材料,ESG持续发展的价值挖掘”为题的双碳专场讨论环节中的实录,由融资中国整理。




精彩语录抢先看:


  • 疆亘资本管理合伙人、宝利财富副总裁 昂强:

双碳这个领域,一个是太阳能,再一个就是氢能。细分领域里面主要就是能源的捕获、存储、运输,在赛道里面排到前三,而且未来有可持续商业落地的计划。因为最终不管多牛的技术、多好的公司,最终还是要市场去买单。只有市场买单才会创收,最终才会体现到估值里面。


  • 青岛中科育成董事长、总经理 陈静鹤:

很多科技型的企业,创始人都是从院所出来的,搞技术的人。科学家成为企业家,这个过程非常艰辛。科学家和企业家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特质的人,科学家掌握核心技术,追求专业领域的独创性,严谨第一;企业家更多看重效率,主张抓住时机和风口。两种不同特质的人,习惯和认知方式都有很大区别,所以如果科学家无法成为企业家的话,我们就会考虑在企业里面是不是有这样团队的组合,可以弥补这一点,使技术能够转化为产品,再走向市场。


  • 青域基金管理合伙人 牟颖:


我们认为在能源这个领域投资,需要非常强的系统思考能力,它可能不是单一选择某一个节点、赛道、或者某个风口。从双碳大背景出发,创新技术的爆发,确定性来自于可持续需求的支撑。而需求要回归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因此它其实是围绕着绿色电力的生产、输配和使用整个链条来发生的。所有这些环节,每一个节点都在发生快速地耦合式创新。


  • 再石资本合伙人 严冬雷:


我们从17年起就专注于新能源赛道的投资,持续推动投资与产业之间的互利共赢。投早投小投硬是我们的策略,也是我们长期深耕于产业所具备的优势和底气,产业资源让我们从更高的维度,摸透哪些领域能够引领全球变革。在整个大新能源行业里面,技术的先进性是投资的必要条件,其次也看重我们产业链资源能否为项目赋能,以及能否把项目成功带进产业之中。


  • 同创伟业合伙人 张鹏:


双碳不是一个新的领域,不要再期待2019年到2021年十倍、二十倍股票市场行情在一级市场存在,当时的亢奋情绪催生了各个机构都去看双碳,这是一个泡沫,这种大规模的短期暴利很难再多次复制。我们二零零几年开始投这个行业,认为它就是传统的高端制造行业,要有一个比较冷静的视角来看,不要期待每年都翻倍,但是它的确是一个长期可期的市场,需要我们精耕细作而非粗狂投资。


  • 盈科资本合伙人  曹吉:   


新能源有很多未知领域值得开拓,有一些它是老的技术,但是在新的时代可能会迎来一个新的应用场景。我之前有投过一家企业,做新的绝缘材料,现在已经进入新能源车了,特斯拉和比亚迪都在采购它的产品。看上去完全跟新能源没有太多关联,但是材料本身随着新能源行业发展,又有新的一个机会出现。


01

投早投小

仍有很多顾虑


曹吉:我是盈科资本的曹吉,主要投资新能源方向,重点关注锂电、光伏和储能板块。刚开始进入新能源和双碳投资领域时,这个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是一个重资产、长周期的行业,投资人和企业都面临着很高的挑战。因此,我很想了解在座的各位嘉宾在选择新能源或双碳投资时,各自的机构投资方法论或投资选项标准是怎样的?


张鹏:我们同创对于项目投资的标准前面已经讲过,而在投资阶段上总共投资的六百多家企业中,大约70%的企业是在A轮左右投资的。比如同创绿色基金,我们大概3-4成的钱投资三年左右申报IPO的企业,6-7成的钱投向中早期企业。


因此,对于项目的筛选标准,我们内部主要有两条,这两条标准在科技领域尤为通用。首先,我们要求公司具备极高科技含量,要么是解决卡脖子问题,要么是拥有下一代创新型的技术,这都是相当高的技术门槛。其次,我们要求公司在所处行业具备隐形冠军地位,或者已经是前三名企业,或者未来有能力成为行业的前三名或细分领域的前三名。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我们才会考虑投资。

按照这个逻辑去寻找项目,我们在未来的投资中也会继续遵循这一原则,只是将关注的领域限定在双碳领域。

严冬雷:实际上,我们在进行投资时,并不仅仅关注于集团自身的产业链,而是在整个大新能源行业中,创业公司必须具备在大行业中的技术先进性。同时,在投资策略上,我们倾向于投早投小投硬。然而,最近我在听一些嘉宾的演讲时发现,大家对投早投小仍有很多顾虑。


投早投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风险:第一,技术风险是否能够把握得住;第二,市场风险;第三,退出风险。


对于我们来说,技术风险除了拥有一个专业化的投资团队外,在投资项目时,我们往往会与不同板块的业务团队一起评估项目。同时,相当一部分项目实际上来源于技术或业务团队,可能是不同板块的采购或销售同事推荐的项目。我们会与产业集团的专家和业务人员一起评估项目的市场未来成长空间、技术领先优势以及产业化的时间,以确保项目具有足够的潜力。


在投资判断时,我们非常看重项目赋能的能力。首先,项目需要经过一轮测试,以证明其设备和材料的质量。例如,项目测出的数据只有我知道,因此我对项目的质量了如指掌。只有在通过这一标准后,我们才会考虑投资。实际上,我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与产业集团的业务团队保持紧密合作。业务团队希望为项目提供业务支持,包括订单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同时,他们也希望在资本层面给予支持。作为产业投资者,我们对产业链上的潜在瓶颈点非常了解。因此,在解决生产工艺问题的同时,我们需要从资本层面支持那些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


总之,在评估项目时,我们非常重视其赋能能力,包括是否能进入产业链。对于项目方来说,成为大集团供应商往往意味着与其他大集团或上市公司合作。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能够进入这些供应商名单将对其业务增长产生巨大帮助。通过早期和小型投资,我们可以尽量降低市场风险。至于退出风险,由于我们有四个上市公司平台可以运作,因此在未来可以考虑通过这些上市公司平台将项目整合进来。


此外,由于新能源项目的估值非常高,额度很难抢购到好的项目,因此我们作为战投可能会先投资一部分本金,以便在下一轮时先退回一部分本金,从而保证DPI和背书,并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陈静鹤:青岛中科育成是中科院旗下的一家股权投资机构,我们主要以中科院的成果转化项目为投资标的,投资赛道主要聚焦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本次我们共同探讨的双碳领域。在双碳行业,我们投资了全球最领先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它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家通过一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并且成功并网的储能项目,我们于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资。为什么选择投这家企业呢?首先,储能行业,它一定是一个万亿级的、刚需的、国家强力推动的行业。而压缩空气储能对于传统的抽水蓄能是一个非常好的替代,目前度电成本完全可以媲美抽水蓄能,还没有地域的限制,因此,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很有机会在未来储能市场占据可观的市场份额。储能行业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肯定还会涌现更多新型储能技术,还是有很多机会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其中的商业逻辑,储能技术持续变革和演进,每5-10年可能产生一波新的企业。技术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各技术的成熟度不一致,我们不仅仅需要对技术路线有充分的了解,更要对技术产业化时间节点进行判断。


02

“看了三千多个项目

     通过率只有百分之一”


牟颖:绿色低碳产业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因此青域的投资历程中有很多细分领域都是伴随着行业从零到一、从一到十、再从十到一百的过程走来的。因此,我们非常坚持要沿着产业链进行投资,青域没有像严总这样身在其中的产业资源,因此更注重从零到一到十的阶段,更加关注技术成熟度、行业政策以及整个产业趋势的协同研判,并在合适的时机找到链条上最早爆发的节点,进行卡位投资,并由这个节点衍生到上下游做部署。因此,我们的第一个方法论是研究驱动,沿着产业链来做投资布局。


第二个方面,我们强调行业的耦合式投资,因为绿色低碳的技术往往应用于不同行业,解决减排效果、节能环保等问题,因此它与很多原生行业有深刻的耦合效应。这种技术应用需要与原生行业特征进行复合判断,因此这也是我们非常强调的耦合式投资。

第三个主要策略,我们将其称为创业伙伴式投资。在这个方向上,这跟大家强调的投早投小异曲同工,但我们更强调的是,在垂直赛道上寻找有丰富产业经验且对前瞻性方向有共识的团队,来参与早期投资。我们每一期基金基本上都有这样作为发起合伙人的方式进行投资的案例。这些案例从投资时点来说都是细分赛道刚刚启动的时点,非常早期,这些项目往往需要我们的团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单从个案上来看,投入的资源是超配的。但是在这些案例上我们也有非常大的收获,因为我们可以非常深度地参与到细分领域从零到一、从一到十的全过程。这也为我们后续的投资布局带来了非常多的指引性信息。


这是我们自身在整个这个赛道上面,通常会采用的三个主要策略。

陈静鹤:我们的确以中早期投资标的为主,这是因为我们更加注重项目的科技含量、科技是不是够硬、技术壁垒,以及它能否超越同行两年以上。无论是不是双碳,我认为最核心的三个要素是:行业、企业和团队。也就是俗称的赛道,赛车和赛手。双碳行业作为超万亿级别的行业,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领域。而细分行业的布局也是万亿赛道之一,如储能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这些领域的下游市场,无论是从政策链还是刚需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因此,无论是国家强制要求还是老百姓的需求,都会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


在评估企业时,核心判断层面比较关注以下这三点:我们首先关注它的技术含量是否过高,第二也会关注产品是否已经进入可以量产和市场化的阶段。因为很多早期项目来自于中科院的团队老师创业,他们可能会在实验室里把材料和技术做得非常好,但实际上需要工程师来完成实际工作。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阻碍,从而投资周期无法保证。因此,产品的量产和市场化阶段非常重要。第三点是企业的商业逻辑是否闭环。例如,我们曾经关注过一个监测碳排放的软件企业,下游客户主要是2G、大型国企或当地政府。我们会特别关注整个团队是否有开拓客户的能力,以确保整个商业能够闭环。


对于创始团队,刚才我说了很多科技型的企业,创始人都是从院所出来的,搞技术的人。科学家成为企业家,这个过程非常艰辛。科学家和企业家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特质的人,科学家掌握核心技术,追求专业领域的独创性,严谨第一;企业家更多看重效率,主张抓住时机和风口。两种不同特质的人,习惯和认知方式都有很大区别,所以如果科学家无法成为企业家的话,我们就会考虑在企业里面是不是有这样团队的组合,可以弥补这一点,使技术能够转化为产品,再走向市场。这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好的技术可能会被浪费在市场机遇上。


除此之外,我们还关注供应链的完整性。因为中美摩擦导致很多关键设备可能被卡脖子,我们投资项目时也会关注供应链是否能够在国内解决,或者核心零部件是否已经与国家某些机构合作开发并有眉目。


昂强:我们看了三千多个项目,最终通过率只有百分之一左右,共三十多个项目,其中一半是新能源等大赛道。我们的标准与之前嘉宾的讲述大致相同,首先关注硬科技,科技是比较核心的标准。第二,我们还希望从上下游帮助项目更好地成长,不单单是给钱。我们去年投资了一家锂电隔膜企业,上下游需要材料和电池厂商的支持。


03

投资能源

需要系统性思考能力

   

曹吉:我最近一直在投新能源,整个产业链都投过,包括光伏,但是随着去年因为投了很多锂电,整个碳酸波动很厉害,怎么看细分领域?


昂强:我们在新能源领域投了很多,包括光伏的能源获取、存储和运输等细分领域,这些领域越来越细化,对我们的调研和筛选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我们正在关注双碳领域中的太阳能和氢能细分领域。在前段时间,我们投资了两个能源捕获、存储和运输方面的项目,它们在细分领域中排名前三,并且有可持续的商业落地计划。最终不管是多牛的技术还是多好的公司,都需要市场去买单才能实现盈利,只有市场买单才能提高公司的估值,为我们的LP创造收益。这是我们目前的大致思路。


牟颖:在能源领域投资需要系统性思考能力,它可能不是单一选择某一个节点、赛道、或者某个风口。从双碳大背景出发,创新技术的爆发,确定性来自于可持续需求的支撑。而需求要回归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因此它其实是围绕着绿色电力的生产、输配和使用整个链条来发生的。所有这些环节,每一个节点都在发生快速地耦合式创新。


在国家扶持光伏风电、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具备系统级优势,而不只是单一的光伏风电成本比别人低、动力电池产能绝大部分在中国。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中,可以看到很多丰富的应用场景。不仅国内有需求,海外也有很多需求,涉及到非常多的商业创新机会和技术的迭代。

今天早上我看到发改委出了新的政策,是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这个政策反应的正是国内国外双循环、以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应用作为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电动汽车去年的渗透率已经达到将近30%,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可再生能源大比例装机和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的需求共振带来了一系列创新的机会,例如快充桩大规模部署对电网的冲击,政策鼓励公共交通领域促进换电的应用的商机等,这些都是确定的,就会有一系列基于这些确定的商机涌现的基于技术的商业的新型创业公司,而这些能够锁定长期确定性需求的创新型企业,有更高的概率能够活下来,这也是我们会重点投资的目标。


严冬雷:从更高的维度观察,寻找能够在全球行业引领变革和发展的领域。我们关注的细分赛道非常多,最近一两年来,光伏技术更新迭代加速,我们关注的关键领域包括技术、设备、材料更新迭代的机会。


制氢是另一个我们关注的的关键领域。我们相信未来光伏的发展将达到电网无法容纳的程度,大量的光伏发电将用于电解水生产氢气。虽然当前市场关注碱性技术,但我们认为这与光伏制氢的契合度并不高。我们正在自行研发,但目前也存在成本高和使用材料的问题。因此,我们会关注哪些创业公司的制氢技术比我们自己研发的更好,我们将从资源和资本两个方面支持这些公司。


储能也是我们发力的领域。最近我们的母公司在珠海落成了一个40GWH的储能项目。储能和分布式光伏是天然的绝配,这个领域可以看到从材料到电芯再到运营的众多投资机会。


张鹏:我换个角度来谈谈。我认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已知的领域。包括风电、光电等各个储能和细分赛道。同创在过去一年中也继续投资了多家公司,例如投了钠电硬碳负极的公司,在4个月内完成了三轮融资,投的做储能的库博,两年多时间收入涨了近十倍。这些决策虽然在内部初期充满争议,但很快得到了市场验证。还有做硅碳负极的公司,同创绿色基金很早投资进去,现在已经与大型产业资本签订了合同。这些是已知的领域,我们需要在这些领域做好查漏补缺的事情,做到守正。

二是未知的领域。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举个例子,过去我们投资了一家表面看与新能源行业八竿子打不着的传感器公司,但现在它正在与各个能源级企业合作,包括国外的电池和国内的储能。它开发的产品在储能模块中实现了原位测量,精确测量形变。这个领域正在与很多新能源企业合作,有可能成为一个新型的、大家都没想到的创新的市场行业。这是出奇。


因此,我们要把已知的领域扎实挖掘,要求在这个行业投一家公司,把所有的竞争对手都看一遍才会选择。同时,我们也要保持仰望星空的视角,去发现未知的领域,它可能出现在我们还没有想象的方向。所以我个人比较期待两种方式结合,守正加出奇。勇敢的探索未知领域。


曹吉:新能源领域存在很多未知领域和值得开拓的机会。虽然今天讨论的是投资人比较关注的领域,但实际上还有更多的未被发现的领域。包括一些老技术,可能在新的时代迎来新的应用场景。


我举一个例子,我曾经投资过一家企业,它生产新的绝缘材料,最初应用于医疗行业的医疗器械探头,防止漏电或干扰。后来,它进入消费电子领域,为中兴和华为提供应用。最近,这家企业告诉我,它们已经进入新能源车领域,特斯拉和比亚迪都在采购他们的产品。这是一个完全与新能源没有关联的行业,但是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对绝缘的要求提高了,这就提供了新的机会。


因此,随着能源的变化和行业的发展,一些看似与新能源无关的行业也可能迎来新的机会。这也是新能源领域投资的魅力所在,不断探索和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