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金融之大国产业链 | 变中求兴:贸易规则演变下的中国思变之路

2023-07-28 407






贸易规则:理解全球产业链的一个视角


贸易规则主要指各国在国际贸易中需共同遵守的一系列协定。国际贸易体系中,贸易规则主要体现为两类贸易协定:一类是世贸组织协定(下文简称为“WTO协定”),以奉行多边原则为基础,具有普惠性特征;另一类是特惠贸易协定(下文简称为“PTA”),以单边或诸边的谈判为基础,具有一定的歧视性特征[1]。


贸易历史学家道格拉斯·欧文(Douglas Irwin)曾高度评价贸易规则:“过去半个世纪世界经济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贸易的增长,而这很大部分是关贸总协定(GATT)创建者远见卓识的结果。长远来看,GATT等贸易规则可以稳定贸易环境,将世界经济建立在稳定良好的基础上,从而改善全球数亿人的生计”[2]。


一方面,贸易规则最直接的作用是作为“加速器”促进产业贸易发展。另一方面,贸易规则也可作为产业链的“稳定器”,降低其运行压力,这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格外重要。


通过“加速器”与“稳定器”的作用,一个有效的贸易规则可促进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在优势互补、自由贸易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联通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各成员国均可显著受益于贸易规则带来的规模经济,而其中大型经济体的获益可能更为突出。根据相关研究的测算,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每年平均可对美国经济拉动1270亿美元,约占其GDP的0.93%;而墨西哥的增量为63亿美元,约占其GDP的0.78%[3]。









逆全球化下:从多边为主到双轮驱动


国际贸易的历史悠长,但早期缺乏规则协调。二战后,在经济因素的驱动下,以自由贸易理论为根基,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3个缔约国签订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推动全球平均关税明显下降,开启了全球化的新时代。GATT也成为WTO的雏形,为当前的多边贸易体制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日、欧崛起改变国际经贸实力平衡,贸易规则在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双重驱动下出现振荡。1965年,美国首次对日本出现贸易逆差,而后逐步拉大,美国的经济地位受到挑战。美国相继对日本的纺织品、半导体等行业发起制裁,1985年签署著名的《广场协定》施压。


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因素再度主导贸易规则演变。中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速,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离岸外包的推动下,凭借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了大量产业转移。期间全球关税水平大幅下降至3.5%左右[4],1990-2007年间国际贸易空前繁荣。


金融危机给第二轮全球化按下暂停键,国际贸易规则转向以政治为主导的新发展阶段(图表1)。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贸易及产业链扩张趋于平缓,WTO改革停滞不前。以PTA为代表的、反映经贸往来密切的国家间区域贸易协定开始大量涌现。大国之间的竞争加剧,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扩大,使得国际贸易的规则基础从效率走向安全。


图表1:伴随大国间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更替,全球贸易体系向多边与区域协定并行演变



当然,WTO与PTA也不是各自割裂的,而是在倒逼与并进中共同推进国际贸易规则的持续演变。一方面,PTA通过发挥试验和示范作用,倒逼WTO的改革。另一方面,WTO奠定的多边规则也会进一步辐射区域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大国之间对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的包容性将决定国际贸易规则的进一步走向。一种好的可能是达成多边共识,WTO改革突破瓶颈,PTA进一步向更普惠、兼容的方向发展,各国将在规则和制度层面形成更深层次的一体化,WTO和PTA真正成为推动全球化的“两个轮子”。


进一步看,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挑战的不断出现,WTO和PTA自身未来发展也将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方面,WTO可在裁决、特定领域谈判、运行机制上扮演国际贸易规则的基石。另一方面,在多边体制的基础之上,未来PTA也有望从规则引领示范、整合区域经济、聚焦产业政策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全球产业链:不确定性上升,“区域化”凸显


贸易规则的演变,表面上是从WTO为主到WTO与PTA在倒逼与并进中的螺旋发展,本质上则带来全球产业链发展目标、合作内容等多个维度的变迁。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

首先,不利于自由贸易的政策大幅增加,产业链从离岸外包走向近岸和友岸外包的趋势或将强化。大国更倾向于将产业链布局在地理位置更相近的周边地区,即近岸或回岸外包;同时近年来新签署的PTA更多体现为经贸往来密切的国家间的合作,即所谓的友岸外包。以半导体产业链为例,其全球FDI的分布也体现出这一趋势(图表2)。



图表2:近岸与友岸外包趋势或将加强


其次,随着大国对贸易规则演变的影响加深,围绕大国的区域产业链效应或愈发突出。以汽车产业链为例,德国、美国和中国等区域中心国家在所在区域中的作用逐步提升,而周边的非中心国家则更多融入本地的价值链循环。


最后,在WTO与PTA的倒逼与并进过程中,部分产业链或迎来进一步开放的机会。比如,在PTA的推动下,数字、绿色等领域的深度条款在逐步开放。以数字税为例,2020年前各国对数字税分歧较大,普遍对数字企业单边征税,引发贸易保护;随着G7、OECD等诸边机构就全球数字税收规则达成一致,将跨国企业征税的最低门槛设为15%,该协定也逐渐在多边规则下获得支持,提升数字产业链的运行秩序。








中国规则构建:进展与挑战


加入WTO至今,中国在国际贸易与生产协作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一方面,中国在全球分工中参与度提升;另一方面,中国的GVC后向参与度[6]不断下降,即对进口中间品的依赖度下降,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上升。为履行“入世”承诺,中国主动对接多边贸易规则,进行了迄今为止覆盖范围最广泛的制度修订,持续推进对外开放,工业品平均关税由14.7%左右降至7.5%左右[7]。


然而,随着中国贸易规模及影响力持续扩大,地缘政治等因素对中国产业链带来多重冲击,相关贸易转移至其他地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外迁的多是原材料与最终组装等较低端环节,多数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环节仍然保留在国内。向前看,生产端中国在资本、技术与基础设施上相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将保持比较优势,需求端规模优势较难替代,短期内产业链根基受关税成本上升、下游环节外迁的影响有限。








思考与启示:“内外兼修”的改革之路


逆全球化浪潮下,国际贸易规则和全球产业链正经历新一轮重塑,中国应该如何构建其贸易体系,以更好地应对国际贸易规则的演变、促进产业链发展?中金研究提出了三点主张:


首先,积极参与WTO改革,推动多边合作平台与时俱进。中国可用更加开放的态度对待WTO改革的诸多议题,即便是在相对复杂的产业补贴和国有企业等议题上,也可尝试将国际标准与国内改革方向相结合,在“各说各话”中寻找“共同语言”[8]。中国应积极将已取得一定成果的议题推广至多边体系,构建基础性共识。如在投资议题、基础设施议题、数字经济议题等优势领域推广“中国方案”。


第二,采取多层次的发展策略,提升区域贸易协定水平。面向发展中国家,中国可以优先推进放宽市场准入与改善当地营商环境。对于发达经济体,中国可更多注重在边境后措施上寻找利益弥合点,如投资、服务、数字经济、医疗卫生等。对于大型区域贸易协定,中国可在寻求不同国家间“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渐进升级。最后,中国可适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向深度PTA等“硬法”过渡。


第三,以自贸试验区为抓手,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进制度型开放,需要中国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