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C到皖C, 网红城市能否真正C位出道?

2023-05-11 468




今年“五一”假期,山东淄博和安徽蚌埠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客流高峰。


淄博凭借“炭炉烤肉卷饼”继续走红,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000%,早已“红得发紫”。


淄博烧烤 来源:新华社

因为实在太“火”,甚至假期前夕,淄博市发布一封言辞恳切的公开信,表示假期间淄博客流量已超出接待能力,希望游客能“错峰出行”,并顺手推荐了其他山东城市,态度、温度顿时都有了。


淮河之滨的蚌埠,被热播剧《长月烬明》带火,社交平台上“网友花式宣发蚌埠”“蚌埠美食攻略大全”等相关话题在全网点击量、曝光率累计超过10亿次,带动蚌埠城市品牌形象的话题营销达15亿次以上。


蚌埠“珍珠玉女”雕像


根据数据显示,“五一”假期中,蚌埠共接待游客超417万人次,较2019年上涨162.39%,实现旅游收入14.94亿元。


淄博和蚌埠,分属山东省和安徽省,相隔六百多公里,无论地理位置还是生活习惯都不相同。


不过,两座城市发展历程也充满了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曾经是工业型城市,也都有从兴盛到落寞的“伤心事”。


就连体现自身在省内地位的车牌号也是一样,分别是“鲁C”和“皖C”。


淄博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有着上百年的工业发展历史,煤炭、陶瓷、电机等是城市的核心产业,也是齐鲁石化、山东铝业以及新华制药等一批中国知名企业的诞生地。


蚌埠因为近代津浦铁路的开通而兴盛,逐渐成为淮河沿线的重要交通枢纽,曾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工业总产值长期位居安徽省首位,曾是安徽最主要的工业城市。


蚌埠百年淮河铁路桥


但随着时代变迁以及环保压力的加大,昔日的工业基地和工矿型城市在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慢慢掉队。


蚌埠这座曾经因为交通区位优势兴起的工业城市,因为缺乏龙头企业引领,近些年的经济发展中高开低走,经济逐渐下滑,甚至被同为皖北的“小兄弟”阜阳、宿州先后超越,始终在中游位置徘徊。


淄博更成为中国“唯一涵盖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老工业基地”三种类型的城市, GDP从2018年的5068亿跌至2019年的3642亿,跌幅全省第一。


当烧烤成为淄博的“重工业”后,“鲁C”也被网友调侃为“撸串”的谐音,刺耳又扎心。


淄博的“烧烤公交” 来源:新华网


曾经辉煌的两座工业城市仿佛一下子变成了“暮光之城”。


毫无退路的两座“C城”只能迎难而上,继续加大产业转型力度,以工业实力来回应对城市发展的质疑。


淄博通过高新技术在机械、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上的不断运用,加快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实现了经济增速。


2022年,淄博GDP为4402.6亿,位居全省第七。


这一年,刮骨疗伤的蚌埠凭借早先布局的传感器产业、新能源产业、新型显示产业、生物化工产业等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实现GDP 2012.3亿元,经济增速艰难回正(2%)。


除了经济,两座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城市,究竟靠什么成为令人艳羡的“网红城市”,很难不让人拿来做一番比较。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淄博和蚌埠本身都具有非常丰厚的人文底蕴。


淄博,南依泰沂山脉,北濒九曲黄河,曾是古代齐国的首都,不仅拥有天然溶洞群、潭溪山、齐山等山岳资源,更有马踏湖、大芦湖等“北国江南”的平原沃野风貌。



淄博潭溪山

历史上,智勇双全的姜子牙,高洁志远的管仲、晏婴,《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唐代大政治家房玄龄,一辈子为公为民的焦裕禄,他们都是“淄博人”,共同谱写了“泱泱齐风”的人文风范。


而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蚌埠,从7300年前的双墩文化,到4200年前的禹会诸侯,劈山导淮,再到2200年前奠定大汉基业的楚汉垓下之战,演绎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花鼓灯、五河民歌、泗州戏,绽放出当地民俗文化百花争艳……


蚌埠涂山禹王宫


悠久的历史文化只是这两座城市的一个侧面,直接体现是两城的大学数量。


淄博拥有2所大学,分别是山东理工大学和齐鲁医药学院。另有5所专科学校,分别是淄博职业学院、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蚌埠则拥有7所大学,其中包括5所本科大学,分别是蚌埠医学院、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学院、蚌埠工商学院、安徽科技学院龙湖校区;2所专科院校,分别是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此外还有3所中职院校,分别是蚌埠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安徽机电技师学院和安徽粮食经济技师学院。



单从本科大学数量来说,蚌埠比淄博略胜一筹。

同时,蚌埠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诞生了多所军事院校汇集于此:如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陆军军事交通学院蚌埠校区、空军航空大学蚌埠校区以及海军士官学校,是国内少有的有陆海空三军军事院校的城市之一。


再从交通领域上看,两座城市同为近代百年铁路线的枢纽之城,作为城市发展的“血脉”和“骨架”,铁路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梦想,淄博和蚌埠在这方面各有千秋。


淄博是百年胶济线上的起点城市,距离周边的济南、潍坊、滨州、东营非常近,而且还是连接青岛、济南两大城市的必经之路。




作为沟通南北的组群式老工业城市,淄博可谓国内火车站最多的城市之一,现有九个火车(高铁)站,分别是:淄博北站、淄博站、临淄北站、桓台站、黑旺站、南博山站、南仇站、源迁站以及博山客运站。


淄博还拥有较为发达的公路网,分别是沾化至临淄、济南至高青、济南至潍坊、临淄至临沂、高青至商河、庆云至章丘、济潍复线桓台联络线高速公路,可以轻松由淄博到达山东省内各个城市,总里程超过460公里。


相比淄博,蚌埠的火车站并不多,现有蚌埠站和蚌埠南站以及固镇站三个火车(高铁)站,但作为京沪线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日常客流及火车条线数量,都远超淄博。



来源:正解局

此外,蚌埠市现有的合蚌城际铁路,还在建的合新高铁五河段与淮宿蚌城际铁路,未来将分别串联起苏北地区、山东半岛以及皖北到长三角多个城市,加快区域城市的合作化进程。


除了铁路,蚌埠路网还拥有蚌明高速、界阜蚌、京台高速、徐明高速、蚌五高速、固蚌高速等多条沟通省内及省外高速路网体系,总里程超过273公里。


靠着不一样的“热度”,两座昔日的“交通枢纽”正一步步转化为“经济枢纽、开放之窗”,成为了今日的“网红”之城。




其实,从淄博和蚌埠两座城市的大火不难发现,两地“出圈”并非偶然。


去年5月,淄博因为与短暂停留在临淄区的近万名大学生有过“烧烤之约”,才在今年3月,让心怀感激的大学生们蜂拥前来打卡吃烧烤,通过社交媒体,点燃了“淄博烧烤”的热量。


蚌埠的“火”也绝非一部电视剧点燃,而是这几年政府将“创文旅”作为年度工作主线,以“靓淮河”工程为契机,大力推进产业、城市、生态、社会“四大转型”,实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华丽转身。并且在解决实际民生问题的同时,城市添加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景点,为承接这次“爆红”蓄足了能量。


蚌埠“靓淮河”工程


眼下,淄博与蚌埠的热度还在持续,但也难免有人会提出疑问:靠流量“喂饭”的两城能火多久?特别是在当前扶持强省会和副中心的政策风向下,两城又能否从“网红”走向“长红”,实现经济上的“C位出道”?


有人说,淄博与蚌埠的爆火,也就是一阵风,过了就散了,什么都留不下。


但两地政府与群众通过热情与实在,穿透烧烤,借势文旅,激活了整座城市的活力。


淄博和蚌埠的“火”,是“火”在了城市真正的烟火气上,游客从无微不至的城市服务中,体会到了被尊重的感觉,找到了自由消费的快乐。

蚌埠的中国南北分界线标志


就如同淄博从上到下,以“海底捞”式的贴心服务赢得游客感动,蚌埠也拿出“网红变长红” 的决心,迎接八方游客。


最关键是,两地的老百姓也从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豪感,自发主动地参与到城市旅游的保障工作。


两城景点火热的背后,是诚意满满的政府,是好客热情的市民,更是地方政府努力发展经济的态度。


城市经济发展,从不缺内在提升的渠道和动力,但缺的是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凝聚力。


淄博和蚌埠能成为“网红城市”,是因为对待游客,不仅充分展现了政府的亲和力,更将实实在在展现出两地发展经济的决心。


淄博和蚌埠也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诚意点燃的烟火气可以涤荡营商环境里的乌烟瘴气,也可以将流量变成“留量”,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守得云开见月明”。

城市C位出道,靠的是务实肯干精神,这是应对这轮循环的底气,或许也是变数时代的答案。

政府的魄力是根,根扎得越深,枝叶伸展的才茂盛;人民上下齐心是水,水浇灌得越深,城市的活力才更久远。

沉积力量创新求变,运转模式与时俱进,我们用光阴酿酒,共同举杯致敬那些时代的镌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