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将粮食安全问题放在全文开端,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视为头等大事。
而且,今年的文件首提“农业强国”,强调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这一提法有何深意?再谈粮食安全,背后有什么隐忧?
中国有没有粮食危机?
去年,受疫情影响叠加俄乌冲突,全球农产品尤其是主粮的供应链开始紧张。尤其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宣布,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立刻引爆全球舆论。随后在媒体的添油加醋下,粮食危机言论愈演愈烈,国内民众陷入恐慌性抢粮。如今,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凸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将其列为首要任务,一些担忧的声音再起。202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13731亿斤),比2021年增长0.5%。至此,中国粮食产量已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而且,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一千亿斤是一个台阶,迈上新台阶就意味着要达到1.4万亿斤以上。中国人的口粮年均总消费量是2亿吨左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短缺。此外,为了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中央1号文件提出,今年还会继续提高最低收购价,完善生产者补贴。目前,我国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粮食储备制度。地方储备粮主要用于区域(省、市、县)市场保应急、稳粮价、保供应,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中央储备粮,则主要用于调节全国粮食供应总量、稳定粮食市场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等储备的粮食和食用油,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而且中央储备粮实行均衡轮换制度,每年轮换的数量一般为中央储备粮储存总量的20%-30%。通过这种常年购销轮换,保证粮食常储常新。根据光明日报报道,2019年中国三大主粮的库存结余还有2.8亿吨。按照中国每年人均消耗131.4千克谷物(大米、小麦、玉米)计算,即使从现在开始不生产、不进口一粒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也可满足一年半的市场消费需求。
要知道,即使是疫情三年,我国也没有动用过中央储备粮,除个别市县,绝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动用过地方储备粮。既然如此,为何中央一号文件还要频提粮食安全,并且将它摆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这背后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粮食进口国
其实,我国不只是粮食生产大国,还是全球第一大粮食进口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每年粮食进口量超过1亿吨。不过进口的粮食主要是以大豆、粗粮为主,集中反应了粮食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累计进口粮食14687.2万吨。其中,大豆进口量9108.1万吨,占总进口量的62%。而且,从历年数据来看,大豆进口量占粮食进口总量的比重均保持在60%以上,最高的时候曾达到了83%。
如果从自给率来看,就更加不容乐观,我国大豆自给率只有17%。
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自给率在100%以上,就是完全自给;在95%—100%之间,属于基本自给;在90%—95% 之间,是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一旦小于90%,粮食供求的风险就会增大。因此,从长远来讲,粮食结构安全问题就是大豆安全问题。
围绕大豆安全也引发了两大疑惑:1.我国大豆需求量为何如此大?2.既然需求量大,为何不能扩大国内产能?
首先,我国大豆需求主要来自食用植物油和动物饲料。
由于我国特殊的饮食习惯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食用油需求远超其他地区。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近年来,中国在食用油需求方面仍保持增长势头。到2021年,中国食用油总消费量已经提升至4233万吨。
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食用植物油消费中,大豆油占46.4%。按照一吨大豆可以 榨油0.18吨计算,完全满足我国大豆油需求就需要耗费近1亿吨大豆。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于肉类的消费逐渐增加。而饲养牲畜的饲料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大豆。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养殖业消耗的饲料中豆粕占比降到15.3%,折合大豆1400万吨。
也就是说,食用油和牲畜饲料这两大部分对大豆的需求就超过了1亿吨。而全球大豆需求量排名第二的美国,总需求量也不过6000万吨。
至于我国为什么不大面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最现实的一点原因是,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以2022年我国进口大豆9108.1万吨为例,如果按照国内单产每亩132公斤计算,要种出9108.1万吨大豆,需要增加耕地近7亿亩。也就是说,要完全自给自足,需拿出1.8+7=8.7亿亩土地来种大豆,相当于全中国耕地的近48%。关键是,需要新增的7亿亩土地,应该挤占小麦,还是稻谷?要知道2022年,中国稻谷、小麦的种植面积分别是4.4亿亩、3.5亿亩,一共才 7.9亿亩。另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原因是,与进口大豆相比,我国大豆无论是在单位产量上,还是生产成本上都处于劣势地位。从单产看,2000-2020年我国大豆单产稳中有升,从1656千克/公顷增长到1983.48千克/公顷。但从全球范围看,我国大豆单产水平依然不高,2020年既低于巴西的3450千克/公顷,又低于美国的3490千克/公顷,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900千克/公顷。从成本看,我国大豆生产成本过高。目前,我国大豆生产总成本达到720.52元/亩,不仅比美国高出152.37元/亩,比巴西更是高出291.22元/亩。这就导致了,进口大豆漂洋过海的到港价,还比本土大豆收购价低,严重挤压本土生产者生存空间。为缓解进口压力并增强自主可控性,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振兴国产大豆。其中,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了“大豆振兴计划”,其核心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单位产量。答案一下子就回到科技破壁上,因为提高产量要靠优良种子技术。不幸的是,大豆虽然原产于中国,但因为缺乏品种保护、专利保护意识,欧美国家早年获取中国大豆后,抢先研发出高产、多油、抗虫害的新品种,用专利控制大豆产业链。所以这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重点提及“生物育种”,今年尤其凸显了事情的紧迫性,指出要“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
不能让大豆这一幕在其他重要作物上上演。
农业“芯片”很危急
有一个令人震撼的事实,我国种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并不比航空发动机和芯片强。
在2014年至2021年的8年间,我国农作物种子进口额从3.24亿美元提高到6.8亿美元,出口额从2.61亿美元提高到3.3亿美元,进出口赤字从0.63亿美元升至3.5亿美元。
换句话说,我国种子自给率虽然不低,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种子净进口国。在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方面,我国能实现100%自给,但部分农作物种子仍然高度依赖进口,甚至出现“进口的按粒卖、国产的论斤卖”现象。根据农业部的数据,蔬菜种子是我国进口额最大的农作物种子,占进口总额的半壁江山。其中,高端种子又是占比最大的。比如西兰花,中国对进口的依赖曾长期保持在95%以上。胡萝卜、菠菜、番茄、彩椒、茄子、洋葱等高端蔬菜领域,中国种子同样失守。如日本坂田的西兰花种子0.2元/粒,但种一颗才赚几毛钱;樱桃番茄的夏日阳光更是高达8.0元/粒,每克高达4000元,是黄金价格的10倍!且供货不稳定,随时面临断供风险。更加可怕的是,目前全球种业已形成了拜耳(孟山都)、科迪华(杜邦+陶氏)、先正达、利马格兰、巴斯夫五大豪门主宰的格局。这些巨头通过专利技术,掌握全球种业生杀予夺大权。比如,孟山都大豆曾经用5年时间征服了阿根廷,一个国家差点因为一粒种子走向覆灭的深渊。上个世纪90年代,阿根廷成功引进了孟山都转基因大豆种子,这种转基因作物不受孟山都自己研发的“农达”除草剂影响,可以大幅提高农产品产量。并且刚进入阿根廷市场,孟山都不仅不收专利费,还以相当低廉的价格,将种子和农药卖给当地的农民。由于不需要缴纳专利费,阿根廷大豆的生产成本几乎是美国同行的1/3,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很快,在孟山都的强大攻势下,阿根廷本土的种子和农药企业纷纷倒闭,而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却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占领了阿根廷大豆99%的市场。但几年后,孟山都突然变脸,要求向阿根廷农民收取所有种子的专利费。一开始,孟山都并未得逞,于是转而要求英国、丹麦、荷兰等阿根廷大豆的欧洲买家支付专利费。消息一出,市场上对阿根廷大豆的需求大幅减少,豆农损失惨重。当然,阿根廷政府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做好了对孟山都进行反击的准备。只不过,此时的阿根廷大豆产业已被孟山都垄断,根本无还手之力,无奈之下,阿根廷政府只得委屈巴巴地妥协了。而这场“大豆之争”不仅让阿根廷失去了对大豆产业的控制权,全国贫困率也从5%上升到了51%。如今,为了进一步控制种业技术,洋种子还被上了两种锁:一种是不育技术,只能用于生产,不能用于育种留种;一种是控制技术,让下一代的种子在很多功能上不如上一代。对农民而言,这些种子没有一粒是属于自己的,要种地就不得不每年复购。如果说芯片被卡脖子,是放缓了中国冲向技术尖端的速度;种子一旦被卡脖子,那就是14亿人的饭碗。就拿西兰花来说,曾经中国对外的依赖度高达95%,如今在中国育种人及众多国内官方育种机构多年努力下,西兰花种子国产化率已提升到20%左右。而且随着育种技术被纳入重大国家战略,以及加大扶持一批有基础的科技型企业作为龙头带动和实施种业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工程——
中国种业,一定会更有“种”!